SEO怎麼做?這樣寫文案,創造能讓SEO喜歡的文章!|言己,日常生活
生活裡總是有多個角色,除了看起來每天好像都在玩的Youtuber之外(我真的沒有每天都在玩!),其實我還有一個身份,就是需要工作領薪水的上班族。最近來了個案子,讓我有個機會,可以久違的從0慢慢修SEO,腦袋很小、記憶不好,也順便把這段歷程記錄下來,給未來的自己看,也讓剛好需要的你一起看。 — 趴踢 pa-ty
想要優化好SEO,其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會這麼說的原因是,就現在我的認識裡,SEO優化要做到好,除了要進行網站架構、結構化資料及後續透過Google Analytics及Google Search Consale進行分析及不斷改善外,要做事還有很多,而產出一個符合SEO比較喜歡的架構及內容,就又是另一門讓人頭痛的學問了。
在之前 SEO怎麼做?先從基礎建設開始!結構化資料建起來 的這篇文章中有提到,最近負責的網站是屬於內容網站的類型,為了增加網站內容的豐富度,也開始與內容編輯討論,應該要如何撰寫文案,除了吸引使用者外,也能較受到SEO的青睞呢?也透過這個機會,整理了幾個我在網路上爬文,及跟公司資深同事討論後的幾個項目,除了為自己做記錄外,也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你。
開始整理前,想先提醒大家別為了寫而寫
雖然為了提升SEO優化,而寫文章不是壞事,但走火入魔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套一句公司資深同事每次再跟我聊SEO一定都會說到的一句話「SEO的最高原則就是對使用者友善,只要不友善都對SEO不好!」,所以總歸一句不管是撰文還是再進行網站架構規劃,都是需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編寫文案內容的,寫出來的內容及文案,是真的有幫助到使用者,而且使用者也感興趣的,而那個讓SEO喜歡的架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盡力做到最好就對了!
寫文章,先從確認你的關鍵字做起
確認你的關鍵字,不只是為了SEO優化,也能確認你寫文的方向。爬蟲現在越來越聰明了,在過去很多專業的SEO好手,都會推薦在文章內適時加入想要被搜尋的關鍵字,就能有效做好SEO優化,但時至今日,這樣的作法已經不再那麼有效了,原因就在於現在的爬蟲更重視的是內容主題跟語意,而關鍵字的密度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那「內容主題跟語意」與「關鍵字密度」又有什麼差異呢?
簡單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果你今天想要寫一篇跟「iphone11 開箱」的文章,「關鍵字密度」就是想盡辦法在適合的句子中,填入「iphone11 開箱」這個關鍵字,讓關鍵字的密度提升。而「內容主題跟語意」就是完全不同的操作了,會比較強調整體的內容,例如為了寫「iphone11 開箱」,就要開始思考,會想要看「iphone11 開箱」這個主題的用戶,還會想要看什麼次要關鍵字?像是「iphone11 尺寸」、「iphone11 拍照功能」、「iphone11 顏色」、「iphone11 防水效果」…等,都是有可能會被感興趣的次要關鍵字,只要先清楚定義這篇文章你想要講的主題,再配合次要關鍵字去落段落,就能撰寫出一篇較符合「內容主題跟語意」的文章了。
關鍵字應該要怎麼選擇比較好?
當已經決定好文章的主題後,到底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找出主要或延伸的關鍵字,讓文章可以在SEO優化上有更好的表現呢?這時候Google Trends 這款免費的服務工具,就能幫助我們在選擇關鍵字上進行初步的判斷(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天下無狗,但這服務只有前14天免費)。
依據上圖為例,可以發現「iphone 比較」比「iphone 開箱」的關鍵字熱度來得高,因此單寫iphone開箱,不如寫iphone手機的比較來得好,或許你可以針對剛入手的新iphone手機與打算淘汰的舊手機,寫一篇使用的比較文,或許可以獲得更好的搜尋流量。
另外Google Trends除了可以做關鍵字的比較外,他還有提供多組相關搜尋的關鍵字,自己覺得這裡有時候可以作為延伸關鍵字的參考。例如下圖,可以發現在比較上,大家近期對於iphone 11及iphone 11 pro的比較,是比較有搜尋熱度的,因此再進行比較文的撰寫時,或許可以考慮多一項這部分的內容,例如:整理爬文比較的內容後,在文章中添加一段「為什麼買的是iphone11 而不是iphone 11 pro」內容。
除了使用Google Trends的關鍵字來作輔助外,建議可以事前先針對想寫的文章去思考你的讀者會想要看什麼樣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可能會對應到哪些關鍵字哪?例如已經決定要寫「iphone 11與11 pro」的比較了,那對應的價格、規格、功能差異、相機比較…等的,可能都是讀者感興趣的議題,將這些關鍵字整理下來,再搭配Google Trends來進行關鍵字的選擇,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你收斂文章的方向及後續相關資料的收集,進而達到SEO優化的目的。
文章架構怎麼寫會比較有利於SEO優化?
要寫一篇有利於SEO優化的文章,H標籤絕對是不可以或缺的主要角色。在Html裡,H標籤就是代表標題的意思,而且H標籤還有搭配很多種不同的數字,分別是H1、H2、H3….等,數字越小表示標題越大,也就是說H1如果是文章標題的話,那H2就是文章內的大標,而H3就是次標依此類推,但實際還是要看你的文章段落的定義,總之一定要記得,文章是寫給人看的,而利於SEO優化是基於此的次要目標。
有看到awoo的文章中提到,H標籤是能幫助搜尋引擎了解關鍵字與文案內容的相關度,而對讀者來說,清楚的標籤定義,也能更清楚每個段落的主題,因此是一個不論是對搜尋引擎還是讀者來說,都是一個相對友善的做法,因此建議大家寫文章,不妨多留意這個小地方。而至於H標籤有什麼建議的寫作方式呢?建議大家可以參考awoo的這篇文章。
除了H標籤之外,這些Html標籤也可以留意!
其實Html標籤的正確使用,可以讓搜尋引擎更了解文章該段落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大家寫文章需要列點的時候,都會使用1、2、3 或是符號的方式來區隔每行,對於讀者的閱讀來說是友善的,但搜尋引擎就會搞不動此時的有用數字或符號列點的內容只是單純是文字?還是有特別需要列點標記的重點內容呢?這時候正確的使用<li>或<ui>的標籤,會讓搜尋引擎更明白你想要表達的內容方式。
其他還有幾個比較常用的標籤,簡單整理如下,如果對於Html標籤想要有更深的認識的話,建議可以去買這本書,完全是標籤字典,超好用的!
- <p>:表示段落
- <li>或<ul>:用於列表式的列點整理,通常前面是黑點點[●]
- <ol>:用於條列式的列點整理,通常前面是數字
- <table>:用於表格整理
- <alt>:圖片的說明
最後,別忘了結合行銷資源曝光及延伸閱讀
寫文章就是為了要讓更多人看見!好不容易將一篇文章寫完了,當然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曝光,雖然SEO優化的項目做了再多,我們也無法控制文章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在搜尋結果列表中,但我們可以控制的資源覺得不能放過,另如網站的各模組顯示、社群網站,當然也不可以忘記文章內的延伸閱讀,將相關性高的文章,透過內部連結的方式相關聯,不僅可以讓讀者進一步去閱讀更多相類似的文章外,也能幫助加深頁面的權重,因此文章的最後,別忘了加上幾個相似的內容吧!
另外還有幾個小建議,就在結尾也一起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所使用的網站的網址是可以自己控制的話,建議網址少用中文字而是用有意義的英文單字來命名,雖然網址對於SEO優化的影響不大,但爬文還是看到蠻多人這麼建議的,或許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來使用;圖片檔名最好也是使用有意義的英文單字來命名,會比較有利於圖片搜尋喔。
如果覺得像這樣子的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想繼續看接下來的相關作業紀錄的話,麻煩「拍手用力按下去」越多拍手就更能激勵我認真工作努力寫文的!
你好,我是趴踢(Pa-ty),很感謝你觀看我的文章。
「言己,日常生活」是我用來記錄日常的頻道,也紀錄著那些你會感興趣的痕跡。歡迎你來到下方各平台,按個讚,追蹤或訂閱吧!期待與你的相遇~
Youtube:http://bit.ly/37viQ8V
Facebook:http://bit.ly/38D3ZKU
Instagram:http://bit.ly/2uHTmbi